4月21日,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何部长、尊敬的Patrick Blain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根据论坛的安排,我把中国汽车加入WTO十年来的情况和对未来的展望给大会做一个报告,主要分这么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回顾
这两幅图显示了2010年到2011年GDP增长的情况,GDP增长了3.3倍,人均GDP增长了3.1倍。十年之间公路通车历程增长了230万公里,增加了1.4倍。高速公路通车历程增加了5.47万公里,增加了2.8倍。从这个图可以看出,中国这十几年来高速发展非常快,2010年已经达到了7.41万公里,离美国只差一点点。我想因为我没有拿到最新的数字,也许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高速公里第一场的国家,这是公路的客运量和货运量,还有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有一点拗口行业都明白,外行不明白知道一些大概其就可以了。
这个是私人汽车的拥有量,这十年来的增长可以看出来增长比较快。第一个是GDP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发展改善了使用条件,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购车愿望,扩大内需的政策引导消费,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我没有把它写出来。我在准备的时候我想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入WTO以后关税下降,形成汽车价格明显下降。所以大家购买的欲望就很强。以前老说看车看到合适的价格,喜欢的车价格太贵,现在你再去市场上看,就可以看到自己感觉到购买的价格和水平相当,所以购买比原来多了很多。
这个数据更加有意思,是驾照和有车的对比,这两个柱图,高的是每年持有驾照人的数量。矮的是每年汽车保有的数量,可以看出一直是驾照持有者数量是汽车拥有数量的2倍以上。如果这些大家熟悉的话,大家在街上可以看到这些大公司都进入了中国。去年上汽已经400万辆,东风集团300万辆,一汽集团超过250万辆,长安200万辆左右,北汽150万辆左右。#P#
这个图说明了汽车产品结构的变化,上面一个图是载货汽车各种比例的构成,重、中、轻、微。下一个图是中国轿车产量增长和所占的比例,柱图是产量,曲线图是所占的比例。我在这里想提醒大家一下,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们在描述中国汽车的时候,有一句话叫缺种少轻,轿车近乎空白。通过这两幅图可以看到这种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
这幅图是中国品牌轿车的产量,这个折线是在轿车市场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从原来的百分之十几,最高增长到30%。但是最近这两年又有所下降,下降到25%左右,这是生产工厂的照片。在这里我想可以这么说,加入WTO十年以后,现在全世界最新的工厂建设在中国。所以我跟很多朋友说,如果你想参观汽车工厂的话不必出国,在中国你就可以看到,这是零部件的数字,根据工业普查零部件的产值和2000年相比增加了十几倍,这是政府的政策,有产业政策的颁布,还有调整振兴规划。
这个图是一个出口量,2011年出口超过80万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全部的股权,这也是中国汽车发展的例证。
这个图是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图叫三纵三横,实际上拿这个图来说明,这十年来我们在新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增加值,这是各国汽车产量和GDP的对比,这个也不细说了。
第二部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石油的问题,通过这个可以看出上面是石油的进口量,一个是消费量,一个是进口量,一个是进口的比例。这个图数字标到了2009年,其实我们很清楚现在中国原油进口已超过50%,我们预料在几年之内会超过60%,在2050年之前恐怕会超过70%,这是中国经济遇到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
下面是油价,国际油价有上有下,我们油的价格是只上不下,而且还是继续往上走,烦人吧。除了油价之外,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交通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国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从中国汽车的生产度来说还不够集中,三集团的生产度仍然不够高。
我把这个图稍微解释一下,刚才我们看到上汽产量已经达到400万辆,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上汽、东风、一汽内容和丰田、通用、大众、现代、福特列在一张表上,这已经是巨大进步。但是我想说明的是,在上汽的产量里面,合资引进外国品牌生产的还是大部分。在东风的产量里面合资引进生产的还是大部分,一汽也应该是这样。所以虽然我们在产销数量上已经可以和国际大公司列在一张表上,但是就集团的竞争力、品牌各个方面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中国品牌轿车所占的比例,这个不详细说了。
就电动汽车而言,曾经有一些外国专家说,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有可能比其他国家发展的好。理由是中国政府比较强有力,政府有很强的能力,而汽车又在最初发展的阶段。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电动汽车虽然是全世界都在刚刚发展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投入和技术的含量更重要,技术的能力更重要。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是出口的图,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出口的比例还很小。零部件出口比例也不大,中国的汽车贸易额占世界汽车贸易的比例和中国汽车占世界汽车的比例,还远远不相称。我们的产量在世界汽车里面占到23%,按产值也能占到10%,但是我们的贸易额占的还是比较低。贸易摩擦已经开始比较多了,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情况,就是钢车轮2011年在美国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中国钢车轮在美国不构成补贴和倾销。
总而言之,中国汽车还有很多问题,虽然发展很快,摁了葫芦起了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产生。所以在我们回顾进入WTO十年的时候,我们还要认真的对待。#P#
第三部分,对中国未来得展望
根据政府的规划,我们认为未来国民经济增长应该是GDP保持稳定在7%,当前在世界汽车保有量千人140辆的时候,我们2000年是58辆,到2011年也不到70辆,大概60辆多一点,还不到世界保有量的一半。
这个图说明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都是在人均25000美元的时候出现饱和现象,饱和点是千人保有600辆左右,当然美国更高是800辆。日本从高往低走的过程,这个在法国和意大利是一直往上走的,到高点以后达到饱和。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汽车产量在2015年应该达到和接近3000万辆,2020年达到4000万辆。这是根据刚才产量对于拥有量的折算,这是对千人拥有量的折算。
我们总的认为,中国汽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在中国的各大企业,包括各种资本的企业,包括外资、中资(国有和民营)对市场看好准备投资。在这里我想特别说明一下,在中国无论从政府,还是从媒体一直有人批评汽车企业盲目投资,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不应该批评他们。其实企业是对市场研究最多的人,企业对市场研究超过政府官员和媒体。所以如果他们认为应该投资,就是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就是现在我们要做到由大变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这是当前的重大问题。出口和“走出去”,当前也做的不够好,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这两个线可以看出,原来我们比较有优势的一些方面,优势在失去。比如说我们的工资,2000年以来部分主要城市工资增长年均11%,总体增长了2.2倍,下面这个图是工资的曲线。上面这个图是汇率,可以看出自采用浮动汇率以来人民币增值了33%。总之在未来我们需要一个好的战略,我们也需要认真的经营,并且要坚持国际化。对于现在全世界汽车产业热门的电动汽车问题,我们也应该重视。所幸的是大前天国务院已经研究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昨天对话闭门峰会上工信部的领导提醒大家注意,这个《规划》是第二次研究的,在颁布的时候想讨论通过,没有说什么原则通过这样的话,所以这个《规划》应该很快就会颁布实施。
总之,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我们都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建立和谐的汽车社会目标来奋斗。
最后,我想做两个方面的总结:
第一个回顾过去的十年,我想可以汇总成这么几句话。第一,加入WTO符合中国改革开放方向,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最近有一位专家写了一本书,他认为中国汽车发展加入WTO是发展的好,但是原因不是因为加入WTO。我看还是因为加入WTO,因为加入WTO以后外国资本进入和民营资本进入更多,关税下降造成品种变多、水平提高、价格下降、市场迅速扩大,各个方面都在发展。所以我认为加入WTO确实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市场是促进中国汽车发展的根本动力,汽车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商品,所以你做的好不好,价格合理不合理,是汽车市场能不能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加入WTO以后,产品价格下降,质量提高,性能提高,然后促进了市场。
刚才我讲了,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曾经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我们到汽车市场上看,看上去的车,认为很好的车价格太贵,认为合适的价格车太破,现在显然不是这个样子了。我认为企业是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体,企业是主体,政府它不是主体,它只能创造一些条件。
第二个回顾,总结加入WTO的十年,国际化的道路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方针,为什么中国可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我们加入WTO,我们采取了全面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对比一下中国和一部分正在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的国家,中国在汽车产业方面的政策是最开放的,也是发展最好的。
展望未来十年,我还有这么几点想法。第一,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这个前面已经有过描述,我们经济在发展,工业化在继续,城镇化再继续,保有量不到世界一半,还有更多人在骑摩托车,这都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市场。第二,必须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原来已经成功的经验,要继续国际合作。第三,中国品牌应该加大努力,做到和外资品牌双赢能够共同发展。目标是在未来十年,把中国建成汽车强国,建成汽车强国的标志,就是下面这三条,这三条国内的朋友大家都知道,是苗圩部长提出的。第一条就是我们要有国际一流的企业和品牌。第二条是我们要利用两个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个资源和市场。第三个要能够掌握和引领核心技术,包括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这就是我今天讲演的主要内容,总结过去十年,展望未来十年,谢谢大家。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