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国际化战略加速落地
发布时间:2014-12-08 10:14|
栏目: 行业新闻 |
浏览次数:
作为九场硬仗之一,国际化战略的落地正根据年初勾勒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1-8 月份,潍柴发动机出口过万台,出口额接近9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4%,亚太区、欧洲区、中东区等市场更是取得了40%以上的增长率。
在海外市场,潍柴产品正逐渐得到认可,和竞争对手相比,产品价格优势仅在其中之一,潍柴产品究竟市场考验,产品性能稳定,服务有保障,都为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话语权”加码。越南的客车发动机市场原是某韩国品牌的天下,12 米长的大巴基本上用的都是该品牌发动机。但经过试验比较发现,潍柴的发动机不仅动力性好、更省油,振东也小。于是,潍柴发动机顺利切换,预计今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0%。
在土耳其,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某客户通过实验发现,潍柴的12 升发动机比之前用的11 升发动机动力性更好,而油耗相当。这一客户理所当然选择一了潍柴。
随着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年初规划的目标,潍柴国际化战略的落地正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以海外子公司为平台,逐渐实现生产本土化、管理区域化、服务国际化,是潍柴驰骋海外,开疆扩土的关键一步”,针对年初的九场硬仗之一---加速国际化战略目标落地,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更生表示。
潍柴国际化正植根细壤,细细耕耘,并且成果于不经意间逐渐显现。在业务细分上,根据船机、发电单机、发电机组和车机不同的业务,仔细分析其客户群体的特征,并针对性提出销售政策与产品改进,切合客户的核心需求。在全球市场上,制定不同的策略,打造自己的优势,为各细分市场赢得了出彩的机会。
海外车机配套项目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考验,前期的商务洽谈、中期的合同谈判、后期的技术支持及服务,缺少任何一环项目都有可能终止。有的配套项目的合作,甚至可能需要5-6 年时间的拉锯战。目前潍柴在海外洽谈的配套项目有18 个,其中部分已经实现稳定的批量配套,还有的在今年将实现小批量配套。从中长期看,海外配套量将达到1.5 万台。
海外当地化制造项目逐渐落地,印度建厂顺利,首批CKD 散件已发,预计10月份将开始预装;缅甸、埃塞俄比亚技术输出项目进展顺利,合同已正式签订,并开始了国内的设备采购工作。后市场方面,配件销售是今后一个主要的增长点。为保障配件供应时间的缩短,仓储本土化正在加快,今年,已在印尼、哈萨克、蒙古、利比亚等建立8 家配件中心库、9 家专营店,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配件供应效率,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增强了潍柴产品的竞争力。
“今年计划增加服务网点至270 家。同时加强对服务站的考核,力争服务5小时内到达的占95%;一次完工率达90%;配件3 天内到达的占95%。”张更生说,目前潍柴各类产品的海外市场保有量在30 万台左右,产品销往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球的国际营销和服务网络。随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潍柴海外市场份额将有长足增长,从而确保海外市场作为“三个三分之一”战略业务板块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