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是现实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4-12-08 09:39|
栏目: 行业新闻 |
浏览次数:
在能源资源紧缺与环保容量紧缩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汽车产业在由传统技术向新能源技术的转变与进化过程中,由于要求条件低和易推广的特点,混合动力是当前最好、最应该发展的新能源车型。“与环保、交通等一系列问题相比,节能是汽车产业最艰巨、最现实、最重要的课题,必须由汽车产业自身解决,而且要单独负责和全面负责。”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10 月21 日于北京召开的“汽车节能技术及推广研讨会”上所做的现场发言。他指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技术路线不是由政府或某个权威来制定,而是要尊重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由市场来决定。
那么,在能源资源紧缺与环保容量紧缩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汽车产业在由传统技术向新能源技术的转变与进化过程中,当下最应该在市场上推广并应用的是什么车型呢?董扬与参会的多家汽车与零部件厂商和相关专家的意向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混合动力汽车。
董扬透露,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研究的各种技术路线对比的相关课题中,在各个时间段内基础设施等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由于要求条件低和易推广的特点,已可以初步认定混合动力是当前最好、最应该发展的新能源车型。对于节能汽车的发展,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勇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所具有能量回收、怠速启停、电动助力、纯电工况等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技术,混合动力的发展是节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阶段;混合动力技术与市场的突破,将成为传统汽车向更低油耗和更低排放发展的主方向。
实际上,不仅仅是长安,从几家其他到会企业的介绍中也能发现,为了实现到2020 年百公里油耗5.0 升的乘用车油耗目标值和整个四个阶段的油耗目标,一汽集团早就有所规划。一汽集团技术中心新能源专家赵子亮博士介绍,在一汽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中:A 级车,将在国家支持力度不大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整车商品性实现混合动力的商品销售;B 级车,在优化的内燃机汽车处于临界目标值时,可引入少量的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C 级及以上车型,必须引入一定量的混合动力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才能达到油耗目标值。显然,在一汽规划的各个级别车型的技术路线中,都不同程度地有相应的混合动力技术。
虽然,包括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吉利等都有相应的混合动力规划,但有人还是会问:实现到2020 年百公里油耗5.0 升的乘用车油耗目标值,到底需不需要混合动力的参与?对此,任勇估算,即使把传统内燃机动力总成技术中现有的各项技术,如缸内直喷、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多挡位双离合器变速器(或多挡位AT 变速器)、可变正时等技术用足、用尽,所能达到的乘用车平均油耗也要在百公里6.0 升左右,基本上不可能达到百公里5.0 升的水平。因此他认为,2018年以前不用新能源技术基本上还能支撑下去,2018 年以后则必须应用新能源技术才能满足油耗法规限值,并且其中混合动力的比例不会太小。
已经开发出CHS 强混合动力车的吉利汽车介绍,其CHS 平台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该系统可以适用于开发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多种车型,是一个具有强扩展性的平台化技术。吉利汽车电子传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彤更表示,公司要完成到2020 年平均燃油消耗达百公里5.0 升的目标,需要生产12 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20 万辆混合动力车。
来自混合动力鼻祖的丰田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开发部部长阿部真一也认为,混合动力汽车的油耗通过技术改善还能够不断取得进步,节能汽车中能够同时确保显著改善油耗和减排效果的只有混合动力。给国内外多家汽车厂商提供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的精进电动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蔡蔚博士认为,混合动力/电动技术与传统内燃机技术相比的最大优势就是:将传统的单向能量传递变成了双向能量传递。通过精进电动的大量实际经验,蔡蔚表示,未来有内燃机的就会有混合动力,混合动力有可能成为汽车发动
机的标配。
从市场环节可以看到,以往以丰田为首的国外厂商混合动力一枝独秀的局面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在发生着悄然的转变,多家国内自主品牌厂商的混合动力车型已陆续上市。如一汽奔腾B50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已实现量产,2013 年以公务车和出租车的形式投入长春市场;红旗H7 混合动力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目前处于开发阶段,计划于2016 年量产;奔腾B90 混合动力车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计划于2018年量产。赵子亮透露,红旗H7 插电式混合动力将实现NEDC 综合油耗百公里3.8升的目标,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长安汽车自杰勋混合动力车上市后,又陆续推出了志翔与第二代的逸动、CX30等混合动力车。根据长安汽车的分析,与传统汽油机汽车相比,其第一代混合动力车杰勋和志翔,节油率可达20%;第二代混合动力车逸动的节油率为25%;未来采用了P2 系统、机电耦合技术、DCT 变速器、集成电动车桥、一体化电驱动变速器等技术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节油率将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