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亟需解决五大问题
发布时间:2014-10-10 11:02|
栏目: 行业新闻 |
浏览次数:
为了加强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工业质量管理协会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械工业质量管理调查分析报告》。
据了解,本次质量管理现状抽样调查共回收问卷 160 份,涵盖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其它四种性质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较多,这些企业覆盖了汽车、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电线电缆、电气开关等主要机械工业领域。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采购产品的合格率平均为 97.43%;企业主要产品的一次检验合格率平均为 97.15%顾客验收产品合格率平均为 99.16%;第三方监督检验产品合格率平均为 99.69%。这说明我国机械产品的采购、制造、交付的质量水平较高但行业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五大问题困扰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机械工业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在加强质量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30 多年来,机械工业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以质取胜的质量标杆企业,并成为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引领者。截至目前,获得全国质量奖的机械企业 l9,获得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的企业 53 家,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23 家。与此同时,行业培育出一批质量经营者、管理专业队伍。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蓬勃开展,有力推动了企业质量管理整体提升。三十多年来机械行业累计注册的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超过 300 万个,参与质量管理活动职工达 1000多万人,累计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 633 多亿元。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机械行业企业在加强质量管理、促进转型升级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机械工业“大而不强”的基本格局尚无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工业产品高端不足、低端过剩、“大而不强”的现状尚无根本改变,如作为工作母机的机床行业仍是“低端混战、终端疲软、高端失守”。迄今机械工业还没有“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虽然品牌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高质量无疑是品牌建设的基石。
二是企业领导对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认识尚不够到位。企止领导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但一些机械企业领导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认识尚不够到位。
三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两张皮”现象仍很突出。调查发现.企业质量体系与实际“两张皮”现象仍很突出,为认证而认证的企业还有相当的比例。加之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测量管理体系等的相继实施,甚至存在“多张皮”的现象。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大量资源,也使得 ISO9000 质量体系形式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四是专业质质量管理人员资源不足。企业质量管理专业人员队伍相对薄弱。企业从事质量管理(专职、兼职)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均值为 6.21%质量工程师的数量不足 1%的企业为 76.25%超过 3%的企业仅为 1.88% ;拥有绿带以上人员的企业仅占被调查企业的 33.1%,、专业人才缺乏表现为质量改进工具及方法的使用不够熟练、执行力不够、细节管控不足等多方面,也反映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年度教育培训投入的资金与销售额的比值不足 0.05%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 l/3,而比值超过 0.2%的企业仅为 19.44%。
五是可靠性仍是制约机械工业产品质提升的关键。可靠性是机械产品最重要的质量特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类产品相比,产品可靠性差仍是制约机械产品“走出去”的主要因素,也是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所在,是机械工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是制造出来,也是管理出来的。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的建议面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系统推进行业质量品牌。机械工业以提高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为核心,参照工信部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 2014 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系统策划、整体推进行业的质量品牌培育工
作。
二是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质量责任。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领导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国家质量方针、政策等相关要求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强化领导是产品第一责任人的相关措施,如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方面的相关约束,将领导绩效与产品质量好坏紧密结合起来,使领导对产品质量负责落到实处。
三是整合企业管理体系。以建立卓越绩效模式、建设“两化融合”等为契机,系统梳理、整合企业的各种管理体系,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四是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仍需加强。全面提高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人才是关键。企业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质量教育培训,要从重视人才培养、提升职工素质的高度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培训机构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探讨可靠性管理的方法。汇聚行业智力资源,学习、借鉴先进的可靠性技术和管理方法,总结行业行之有效的可靠性实践经验,形成能指导行业企业实施的可靠性管理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