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大量的淘汰汽车成为亟待解决的“垃圾”。如何利用好这些“垃圾”,让它们变成“资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近期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似乎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稳妥的办法。那么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能给汽车行业带来何种影响,于我们消费者又有何益?
8月11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针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
本次《征求意见稿》对于再制造企业来说,国家鼓励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通过售后服务体系回收旧机动车零部件用于再制造,同时也鼓励专业化旧件回收公司从维修渠道为再制造企业提供符合要求的旧件。并且规定再制造企业收购的“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只能用于本企业的再制造,不得进行转卖。
对于再制造产品来说,要求其应保持与原型新品同样的质量特性,并符合国家对于零配件的要求,同时还应在显要位置标注再制造企业商标以及“再制造”标志,并做到永久保持。
对于消费者来说,国家鼓励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同时鼓励政府机关、部队等公共机构在汽车维修中优先使用再制造产品。
可以说,《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继7月31日商务部正式发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后,关于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的进一步详细规定。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为以及市场秩序,保障再制造产品质量,加快再制造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再制造并不等同于维修与翻新。所谓维修是指产品发生技术故障,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其恢复性能;翻新是指设备磨损后,通过一定的加工,使其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在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上都无法达到新品标准。而再制造则是针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的修复和改造,使其再制造产品达到或超过新品表现水平。也就是说,再制造是一种专门的技术和工艺,技术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产业门槛。
零部件再制造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我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理论回收量为910万辆,而实际回收量仅为195万辆,回收率只有0.75%,明显不足。而随着国家对于汽车回收领域的重视,零部件回收领域的相关产业必将迅速发展,千亿甚至万亿蓝海市场将被激活。
零部件再制造于我们何益?
一般而言,与新品相比,再制造零部件成本可节约50%左右,部分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售后服务都是能够达到新品的标准,对于消费者来说,质优价廉的产品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整车采用再制造零件的比例越高,车辆的制造成本越低,最后也会直接体现在终端售价中。除此之外,再制造零件还能节能60%,节材70%,减排80%,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与我们对于良好环境的迫切需求。
零部件再制造现存问题依旧突出
虽然回收再制造零部件是可以达到新品水平,但是在我国消费者的传统认知里,“再制造属于维修翻新、新的总比旧的好”的观念很难被改变。此外再制造产业体系的建设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的再制造零件普遍来源于OE企业(简单理解为原厂配件生产企业)与独立再制造企业两种,OE再制造企业的产品型号较为单一、产量稀少、造价较高,而独立再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其产品质量同样鱼龙混杂,再制造产品很难全部得到认可。
总体来说,我国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消费者诉求以及环保理念来看,再制造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国家发改委公开征求意见的截至日期为9月10日,如果我们大家有针对此项政策的合理意见或建议,可以前往发改委官网提出,为推动汽车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