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一个热得快,一个凉得快,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居然还分大小循环?

发布时间:2020-02-13 20:26|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之前我们介绍了老王车水温上升慢的原因,其中提到了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相信大家都听过大循环、小循环,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并不多。本文也尽可能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卡友解释。



冷却循环,又要快又要稳



为什么要快
  为什么说冷却循环要快呢?那是因为在发动机启动的初期,为了更快的达到工作温度,降低油耗及污染物排放,因此发动机必须升温快。
  为什么要稳
  当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后,需要稳定在合适的温度内工作,不能忽高忽低。温度高了润滑油变稀变质,无法提供足够强度的油膜;温度低了润滑油过稠,阻力增大,影响燃油经济性,因此发动机需要稳定的工作温度。
  大小循环 缺一不可



为了又快又稳的控制发动机水温,设计师巧妙的为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了2种冷却循环方式,这就是大循环和小循环。
  所谓小循环,就是冷却液只在发动机内部的水道进行循环。
  所谓大循环,就是除了在发动机内部的水道进行循环外,还要经过发动机外部的散热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水箱。



两种循环模式通过节温器的开闭来切换。
  当老王的爱车停了一宿后,这时发动机的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刚启动时,冷却系统就进入小循环模式。
  在小循环模式下,冷却液只在发动机内部的水道循环,参与循环的冷却液也较少,起到快速升温的目的。



当水温逐渐升高后,在温度的作用下,节温器开启,冷却系统就进入了大循环模式。在大循环模式下,冷却液会流经水箱散热器,在散热风扇的帮助下,将多余的热量“释放”出去,达到稳定水温的作用。
  讲科学 开启正确的热车方式
  冬季有没有必要热车?
  需要热车。
  不管是南方的卡友还是北方的卡友都注意了,当各位的车辆经过长时间停放,发动机内的机油会流到油底壳内。在发动机启动前和启动初期,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处于缺少机油、润滑不足的状态。



据某润滑油品牌统计,发动机磨损有超过90%的比例是在冷车启动后3分钟内造成的。因此,冬季热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正确热车?
  启机待气压上来,油压稳定,无异常即可缓速行驶,水温正常后可正常驾驶。
  相信大部分的卡友都有冬季起步前热车的习惯,但热车不当也会对自己的爱车造成损害。



热车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燃烧不充分,导致形成积炭,同时造成排放超标,不仅费油,还容易被环保路政找麻烦。
  因此卡车之家建议,根据环境温度,启动发动机后等候30秒-3分钟,让发动机润滑系统建立足够的机油压力,此时气压也上来了,就可以起步开车了。
  但此时也尽量保持低转速低负荷下慢行,行驶2-3公里后,水温逐渐升高,完成热车过程,即可正常行驶。
  冷车时起动为何有时困难,有时要起动几次才能成功?
  最大可能是蓄电池性能下降。



如果蓄电池性能不佳,对搭载柴油机的卡车来说就很头疼。
  1、气温低,机油流动性差,发动机运行阻力大。
  2、蓄电池的放电能力在温度低时也会下降。
  3、当蓄电池放电性能下降,造成起动机运转无力。
  4、如果柴机油采用电热丝预热器,由于蓄电池性能差造成预热效果不好,也会造成启动困难。
  总而言之,为了让发动机的效率更高,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工程师们可谓操碎了心。而冷却系统的大循环小循环只是发动机提高效率的其中之一。发动机中还有非常多的类似设计,今后我们也会一一向大家科普。今天的老司机进阶就讲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亦或是更好的热车方法、建议、经验等,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文/朱鹏飞)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