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12月1日起北京取消道路停车人工现场收费,停车“老大难”问题能随之而解么?

发布时间:2019-12-02 17:23|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从12月1日开始,北京市所有的道路停车将一律取消人工现场收费。



据了解,从昨日,在门头沟、房山、顺义、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9个区内的94条道路上,共施划了1.4万个停车位,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平台”的要求,全部采用前端视频设备,目前已基本安装到位。


刚实行电子停车收费后不久的场景

刚实行电子停车收费后不久的场景


这已经是北京市第三批道路停车改革了,第一批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1日,实施范围为东城、西城和通州区,7月1日起,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和延庆区启动了第二批改革实施,加上今天开始实施的第三批区域,全市16个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道路停车改革工作全部完成,届时将有共计6万余个电子收费道路停车位,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


电子停车收费也是对于普通车主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电子停车收费也是对于普通车主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北京道路停车全部实行电子收费,意味着以后驾驶员不再将道路停车费交给任何现场人员,而只需在“北京交通”APP上通过电子支付方式实现一键缴费。这既省却了人工对接的环节,服务更便民,也通过技术上的优化,提高了公共治理的效率,使城市交通更加有序。

其实,道路停车更多时候也是车主的无奈选择。在前不久的实地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位于西四环附近的某小区,地下停车场车位早已售罄,小区业主也被明令禁止在小区内部停车,车辆一律要求停在小区外部道路上,有专人收费。即使只是接送老人或搬运物品,也不得不和保安大费口舌,并被要求需在10分钟内驶离。导致在附近道路上,形成里三层外三层停满机动车的壮观景象,这也让附近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更加严峻。



一直以来,老旧小区停车难都是北京汽车使用环境问题的“老大难”。在西城某老旧小区,小区居民有时会因占车位而大打出手。因小区内部空间有限,仅有的十几个车位炙手可热,有小区业主三年多都排不到出租车位。而早年租到车位的用户,即使没有车了,也不肯退回车位,而是以近10倍的价格向其它业主出租。



为了抢占车位,小区内的租户也是“各显神通”,除了打地锁以外,有的在地上固定锁链拴住两个轮胎,还有的干脆把废弃的自行车用铁链锁在地上。对此,小区居委会与相关部门多次发出清理通告,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联合整治了两次,但收效甚微。通常从清理后第二天开始,地锁、轮胎、自行车就再次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如此往复。甚至在周边还形成了相关产业链:地上打一个洞,收费二百,不讲价。


打掉旧地锁,第二天就会陆续装上新的

打掉旧地锁,第二天就会陆续装上新的


对此,小区业主李先生表示:“作为小区居民,我们也不想在地上打地锁,用轮胎和自行车占位。但作为车主,谁也不想劳累一天开回家,发现自己的车位上停着别人的车,有的人占车位不留电话,让人很是恼火。找不到停车位,又不能把车折叠带回家。停在路边很快就会被贴条或者拉走,我不想上地锁,但我又能怎么办?”



小区业主裘女士表示:此前小区附近有一块空地规划用作立体停车楼,但后来不知为什么承包出去建成了乒乓球台和足球篮球场,但至今无人问津。“放着这么多车没地儿停,建个球场一天到晚锁着门也没人去,可惜!”裘女士说道。

据北京市交通委静态交通管理处副处长聂亚光介绍,北京市相关部门近年来通过拆除违法建筑、腾退土地、闲置土地、绿化改造见缝插针等方式增加停车供给,2018年,城六区通过挖潜新建立体停车设施为居民提供车位2万余个。但对于日益增大的停车缺口趋势,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事实上城六区存量机动车的居住停车位缺口仍然高达85万个左右。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教授李瑞敏看来,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停车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例如老旧小区、早晚接送孩子期间的学校、就诊高峰的医院以及来往人多的商业区等:海淀某知名小学附近道路,一到上下学时间,不但机动车拥堵严重,就连自行车通行都十分困难。而朝阳某医院门口,更是全时段拥堵,前不久还登上了热搜。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看,在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停车需求超过了停车供给,供不应求,就会造成停车难。”李瑞敏建议,首先可以设置临时停车位、不同单位停车资源共享、停车位分时共享等手段,缓解一定区域、时间内的停车难问题,其次,对于不恰当的停车需求以及一些相应的不鼓励按需停车的区域,要采取一定的停车需求管理措施,例如分区域停车收费、严格执法等。

“根据停车普查数据,北京市共享停车的潜力非常大,无论是从公建车位的闲置数量看,还是从公建车位与居住区的距离看,都有条件开展停车共享。”聂亚光指出,目前本市公共建筑夜间闲置车位约90万个,如果只拿出一半进行共享,也可以解决约35%的居住区停车缺口。在今年北京市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的过程中,第三方调查结果也显示,八成以上受访者认可和期待公共建筑停车位共享,目前北京市正在开展出台错时共享停车指导意见的相关研究。

据悉,为缓解停车难,明年北京还将继续深入推进道路停车改革。“道路首先是用于通行的,但目前确实存在停车资源紧张,因此需要在部分道路上设置车位,但施划车位也要保障慢行出行。”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表示,一方面,对历史沿用和今年新增施划但尚未纳入改革实行电子收费的道路停车位,各区将加快整改,纳入第二轮改革,解决“有位失管”问题。另一方面,各区还将继续统筹考虑道路通行条件、停车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施划新的道路停车位,实行电子收费,推动自治管理,解决“无位停车”问题,逐步实现道路停车位“应划尽划”、路侧空间停车区、限停区、禁停区管理全覆盖,明确哪儿能停,哪儿不能停。

此外,北京市还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黑收费,停车改革后一律取消任何形式的现场收费,对于黑收费行为一经发现将严厉打击,坚决取缔。“停车人遇到黑收费应坚决拒绝并及时举报。”北京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在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释放出多个信号。”城市停车场”作为补短板工程首次被提及,在无法打破城市现有格局的前提下,针对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而言,利用"智慧停车"这项"新基建"来补齐短板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希望在不远的某一天,停车不再难,开车回家也不再无“位”可停,汽车消费的使用环境越来越好,和谐汽车社会能够早日到来。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