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郑州市人民政府下发并实施《关于进一步严格城市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的通告》。其中对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而进行渣土运营的、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对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的、对不按规定使用合格燃油、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尾气排放超标等运输车辆以及对使用报废、拼装车辆、无牌无证、故意污损遮挡号牌、闯红灯、闯禁行、超速、野蛮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分别由相关监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处罚。
简而言之,只要发现渣土车违法,车辆将最高受到23万元的处罚和行政或刑事处罚。处罚措施明确了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环保、公安交警在渣土车管理中的处罚依据,处罚力度已经顶格。
通告还规定,在城市建成区内从事城市建筑垃圾(渣土)运营的渣土车运输企业必须是依法注册的法人,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等证件;企业、车辆和驾驶人必须符合“三项准入”(公司必须是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清运车辆达到当地行业管理部门规定要求;车辆必须手续完备、使用合格燃油并达标排放;驾驶员必须遵纪守法,依法取得准驾车型驾驶资格,无重大交通违法行为)和“四统一”(要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密闭冲洗改装、统一安装卫星定位装置)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未取得上述资质的运输企业和车辆(即“黑渣土车”)从事建筑垃圾清运。
7月1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分别下发了《郑州市建筑渣土运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郑州市渣土车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市政府成立渣土车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涉及公安交警、城管、交通委、建委、环保等行业主管部门。为查处渣土车违法违规行为,交警、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共抽调100人,建立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机制,对“黑渣土车”发现一辆、滞留一辆、处罚一辆,落实“三方惩处”,改变以前各自为战的局面。
实施方案发布当日晚,郑州市公安交警、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三部门开展渣土车查处联合行动,一夜查处渣土车交通违法行为43起,暂扣渣土车12辆。
随着郑州史上最严厉渣土车管理措施出台,不符合政府标准的渣土车以及“黑车”将逐步退出市场,新型城市渣土车成为渣土清运公司必选车型。
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严格城市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的通告》,郑州市严格渣土车市场准入。
从郑州航空港试验区渣土车行业准入标准和条件中,记者了解到,渣土车“四统一”均有明确的细化要求,其中统一密闭就要求加装全密闭机械覆盖装置,其拱形高度的最高点不得超过原车厢250mm,宽度不得超出原车厢60mm,密封盖与车厢之间最大间隙应小于等于3mm,采用的铁质材料厚度大于等于2mm。采用前置开盖和后置闭盖的铁盖液压全封闭装置,应操作简单,开闭自如,开闭平稳且无冲击现象,采用电器元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统一加装的卫星定位系统具备定位、跟踪、离线限速、轨迹回放等功能。同时还要求厢体平展、智能环保、自动冲洗等标准。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