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锡柴任性靠这个 你有吗?

发布时间:2016-07-21 13:25|栏目: 政策法规 |浏览次数:

    如果要说自主和引进最大的区别,那就是拥有了发动机自主开发体系后的锡柴,能够做到正向开发。
    有正向开发能力才“任性”
    可以说,只有正向开发,才能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也就是为何锡柴能够定义重柴新标准的原因。
    由于具备了正向开发的能力,锡柴就能够完全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去定义一款发动机,根据中国原材料、零部件工业特点,去设计发动机制造的供应链以及装备、工艺等等,因此,可以做到最符合中国市场特点,也能够选择最优的供应链。
    而所有引进的发动机,无论年代早晚,都是在原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或者不停地修修补补。谁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量身定做和拿现成衣服改动的,哪个更适合呢?
    正向开发,锡柴除了能快速跟上市场需求外,还能实现更多其它引进发动机所无法想象的事情。
    比如,锡柴机的“节油”品牌个性,就与“正向开发”有关。“锡柴在强化柴油机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试验验证的同时,还重点做好了发动机产品与整车的匹配优化工作。通俗一点来说,我们更懂中国各个区域的市场差异化,所以能做到了组合最优化,而引进的现成的发动机很难做到。”钱恒荣这样说到。
    “‘十三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柴油机热效率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提高15-2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8-50%。”钱恒荣表示,针对中国车辆的整车行驶实际路况和装载需求、选用变速箱的适配扭矩和传动速比、驾驶司机的驾驶习惯和维保方式等等,锡柴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并制定了专门的解决应对方案,可实现整车运行全过程、全部件的体系化节油。
    锡柴任性靠这个 你有吗?(发动机企业必看)3.webp
    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锡柴真正做到了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所以才能如此受到用户追捧,在重卡黄金排量11升市场上,占据到57%的市场份额。
    全供应链都行才是真的“行”
    具备了正向开发能力,锡柴就拥有了很大的自由度。除了可以“自由”确定发动机各种性能指标,应用各种技术外,锡柴还拥有了配置供应链的“自由”。
    对很多引进发动机,特别是近些年来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发动机企业来说,比较“痛苦”的一点,就是不敢轻易改变材料、工艺,甚至是供应商。因此,很多引进的发动机,往往处于质量与成本的两难境地。假如全面国产化,那么就不能与国外的发动机同样性能和同等质量。很多引进发动机的企业,甚至不敢改变了原材料,工艺(包括加工设备、模具刀具等)或者一些零部件的供应商,因此,引进发动机虽然技术提升较快,但是成本居高不下。
    而正向开发能力,带给锡柴的不仅仅是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可以与时俱进,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更重要的是,锡柴拥有了选择加工设备、工艺,选择材料、供应商的自由。正是这些自由,让锡柴能够打造出全供应链的优势。这一点,相比引进发动机,不但能够更精准满足中国需要,不但能够推陈出新速度更“快”,而且能够做到最优配置供应链,从而做到“低”成本。
    “锡柴在试验验证、机加装试、工装特种工艺及材料开发方面均具备较强的技术研究和自主设计能力,为产品开发、制造提供了宽泛的技术支持,确保了发动机产品品质同等甚至领先的前提下成本最优化。”钱恒荣这样说到锡柴“自由”带来的好处时,还强调了带动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一起进步:“自主开发发动机,不光是锡柴自身不断提升能力,也强化了与供应商搭建的产品开发联合集成创新平台推进,确保了锡柴产品产品成本控制水平,较国际竞品具备较强的领先水平。”
    “2003年在做CA6DL时,当时由于国内零部件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我们的标准要求,所以那时38个部件全部采用进口件。”钱恒荣说道,当时一些国内零部件厂商来找他,希望能给锡柴配套。他表示可以,但是要达到锡柴的要求。如今,随着国内零部件生产水平的提高,CA6DL发动机除了强力螺栓仍选用进口件外,其他零部件均可选配国产件。
    配套零部件如此,生产线也是如此。当其他企业宣扬引入了多么先进的生产线时,锡柴也引入了进口的生产线,但同时他们也招来了国内装备业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打造先进的国产生产线。如今,依照进口生产线的标准,锡柴已经使用了部分国产生产线,同时原有的进口生产线上维修保养的许多部件也采用了国货。
    再比如,锡柴未来准备采用蠕墨铸铁,这种原材料之前中国难以制造。锡柴与武钢一起研发,未来将采用中国制造的蠕墨铸铁。
    正因为,有了锡柴等这样坚持走自主开发之路企业,拉动着整个配套体系一起研发,一起进步,中国才有了能够培养自主开发发动机的土壤。这也许是锡柴对于行业最大的贡献,也是锡柴最大的最大价值。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