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人见光夫叫板涡轮增压 创驰蓝天孤掌难鸣

发布时间:2016-03-16 15:09|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电动汽车几乎没有意义。”人见光夫的这句话让他又摊上事了。他近日“炮轰”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小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言论,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人见光夫是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之父。在他看来,如果现代社会发电方式不变,燃油发动机油耗继续改善,其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就能追赶电动汽车。实际上,他的理论是对马自达创驰蓝天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变相宣传。同时,他还对小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也提出质疑,“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能给驾驶者带来舒适的驾驶感受,也不能有效降低油耗,反而提高了整车制造成本。”
  

    敢问在节能减排的今天,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安全性仍存疑虑的状态下,传统内燃机小型化、涡轮增压化蔚然成型,日本的丰田、本田及日产同样开始尝试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应用,但马自达仍在坚守自然吸气发动机。
  那么,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与涡轮增压技术相比孰优孰劣,前景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发动机领域的技术专家,共同探讨创驰蓝天与涡轮增压两种技术路线。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是独领风骚,还是孤掌难鸣?
  ■高压缩比可提升燃油效率
  曾经的转子发动机承载着马自达人的梦,并在勒芒赛道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然而,随着时间流逝,马自达在人们为之扼腕叹息之时,于2010年推出了创驰蓝天技术理念。
  按照马自达的解释,创驰蓝天是一项混合了发动机、变速器、车身结构、底盘优化在内的整车制造技术。其中,发动机压缩比的变化最受关注。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采用全铝缸体,具有独特的排气布局,使用95号汽油可实现14:1(中国市场调整为13:1)的超高压缩比,能够使汽油燃烧更充分。马自达通过提高发动机压缩比、机体轻量化和降低机械摩擦阻力,在保持发动机动力输出线性的同时,提高燃油效率。
  人见光夫指出,通过停缸、可变气门升程、可变压缩比、稀薄燃烧等技术的应用,到2020年,创驰蓝天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将比现在提升30%以上。“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确实非常经典。”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发动机试验开发研究院院长钱多德高度评价创驰蓝天技术,“马自达在发动机燃烧技术方面研究深厚,尤其是其宣称要把压缩比进一步提升到18:1。”
  在长城汽车从事营销工作的蒋松非常喜欢自然吸气发动机。他认为,自然吸气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成本低。日系车企也是通过不断降低汽车制造成本来获取较高的市场销量。蒋松说:“马自达坚持推广使用创驰蓝天技术,就像喜欢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消费者一样,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怀。”
  ■涡轮增压市场继续扩大
  尽管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从技术上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这不能改变小型涡轮增压车型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事实。“去年航天三菱销售的发动机中,30%机型是带涡轮增压的。2016年预计会超过50%。”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卫东告诉记者。很明显,在强调节能减排的今天,在前期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已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涡轮增压器供应商霍尼韦尔预测,到2019年中国市场的涡轮增压器销量将达到1300万台。在汽油乘用车领域,涡轮增压车型比例将从目前的16%增至34%。霍尼韦尔与博格华纳两大涡轮增压器制造商早在两年前就大规模储备产能,以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乘用车市场。
  一般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水平等同于1.5倍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以装备创驰蓝天2.0L发动机的马自达昂克赛拉,和涡轮增压车型的代表一汽-大众1.4T速腾进行比较,昂克赛拉的2.0升排量发动机最大功率116kW,最大扭矩202N·m,官方综合油耗每百公里6.2L。与之相对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96kW,最大扭矩220N·m,官方综合油耗每百公里6.5L。实际上,小排量涡轮增发动机低速扭力不足、涡轮迟滞现象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得到改善。
  钱多德表示,从技术进步角度来看,自然吸气以及涡轮增压都能实现国家当前的环保要求,能否受到市场青睐还要从全球市场趋势分析。目前,欧洲以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技术为主流,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一汽-大众等欧系合资企业会紧跟欧洲市场脚步。
  ■创驰蓝天发展备受压力
  目前来看,乘用车市场上只有马自达一家仍在以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主要研发方向。随着涡轮增压发动机成本下降和技术的提升,创驰蓝天技术在动力性能方面将处于劣势。
  钱多德说:“成本可能是马自达坚持不用涡轮增压的一个原因。”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厂家很早就研发涡轮增压技术,这些企业主要是出于提高发动机动力的考虑,而不是排量和油耗。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日本其他车企而言,马自达是一家相对较小的汽车企业,发动机基础研究的投入相对薄弱。在汽车行业整合的今天,无数小品牌背靠大集团,为的就是得到更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而马自达也曾投靠福特。如果马自达仅顾自身标新立异,把创驰蓝天作为引领行业的创新之举,在涡轮增压器大势发展之下恐难服众。去年马自达与丰田展开了技术合作,这对双方在发动机领域的技术拓展有很大帮助。
  那么,在这种形势下,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还有多大的市场前景?蒋松认为,马自达创驰蓝天在自然吸气发动机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对于这样一家小车转向去研发涡轮增压发动机,成本支出太大,并很难与大众等欧系企业竞争。这倒不如继续发挥传统技术优势,把自然吸气技术做到极致,形成竞品区隔。但是,马自达若只发展创驰蓝天技术未来或许难以支撑其整车销量。
  另一方面,不论发动机技术路线如何选择,都将会受到新能源汽车的挑战。人见光夫也公开承认,考虑到未来再生能源发电等先进技术,内燃机汽车终究会无法与电动汽车相提并论。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