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大数据驱动新能源汽车安全向上——记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3年产业大会

发布时间:2023-03-21 14:02|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3月19日,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3年产业大会”在沈阳市举办。大会以“智电新引擎,蝶变新能源”为主题,围绕我国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智能制造、数字赋能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平台累计接入量突破1300万辆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当之无愧的增长引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于2017年成立,截至2023年3月7日,平台的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已经突破1300万辆。

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例如,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从2012年的130 Wh/kg提升至300 Wh/kg以上,平均续航里程从2012年的150公里提升到400公里以上。另外,中国品牌竞争力持续增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中国品牌占比超过80%。


(郭守刚)

(郭守刚)


不少地区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沈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指出,2022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近10万辆,同比增长38.1%,到2025年占比将超过25%。“我们主动拥抱时代变革,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转型方向。聚焦新能源+新三电,全面夯实产业基础,创建汽车大数据交互系统、智能网联测试平台等研发体系,多领域谋划智能网联+场景。”吕志成表示。


(吕志成)

(吕志成)


主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3)》启动仪式、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东北分中心的揭牌仪式,以及沈阳市铁西区新能源产业相关项目签约仪式等多项活动。其中,继2019年8月在重庆设立西南分中心后,联盟东北分中心正式宣告落户沈阳。至此,联盟实现了以北京为总部,覆盖西南和东北两个分中心的空间布局。

筹建大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正如郭守刚所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更需要高水平的安全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积极利用车辆运行安全状态的监测数据挖掘分析,不断提升车辆质量安全和运行安全水平,但也有个别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未按照有关要求开展车辆运行安全状态监测,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他指出,“近期我们也将组织行业有关机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落实指导意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切实提升车辆的质量安全和运行安全水平,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另外,郭守刚还表示,工信部将多措并举,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包括: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而车企应切实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优化产品安全设计,加强产品运行安全监测和隐患排查;加强监督检查,优化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方案,加大抽查力度;加强监管引导,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帮助企业不断提升安全水平。

围绕大数据应用,联盟的作用不言而喻。联盟理事长张相木表示,联盟将继续秉承“数据服务行业”的理念,着力进行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和政府决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随后也在大会上透露,我国将研究建立大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涵盖生产、运行、售后,以及行业管理、标准体系等多个子体系,希望政府部门、管理机构、行业组织,还有测评机构、企业等都全方位参与进来。


(孙逢春)

(孙逢春)


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战略及物流副总裁席翊德介绍了“BMW iFACTORY”生产战略,其核心理念就在于精益、绿色和数字化。据了解,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正遵循该战略,推进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在所有生产流程中大量使用数字化技术和系统,还将实现沈阳生产基地与全球工厂之间更加高效的信息互动与数据共享。

除了制造环节,不少车企还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服务等环节。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戴大力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用车过程中数据的积累,形成算法,主动式精准的服务,为用户带来常用常新的智能用车体验,让数据来源于客户,也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整体来看,本次大会的举办,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深入探讨了以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的建设思路,有助于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可持续发展。除了主题论坛外,大会同期还举办了新能源汽车展示活动,来自比亚迪、东风、合众等多家车企的新能源乘用车参加展示,其搭载了诸多最新科技成果,更为直观地展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果。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